close

 

家訪帶來的震撼是始料未及的。課堂上會注意的可能是活潑的、漂亮可愛的、或特別安靜的孩子,但在家訪途中就不全是那些原本注意的孩子,聊天的機會多很多。某堂課請孩子寫自己的村子及路程,收集回來看一看約都是
30分、45分、1小時等,我們也不以為意(雖然永祥哥已耳提面命地提醒我們孩子的腳程飛快,我們走絕對不只30分),先選了45分的尖山村,結果我們走了快一個半小時這時間還是被孩子催促才能達成,我們自己走不只會迷路可能得走2個小時以上。終於體認到那句出發前永祥哥的名言:「孩子們說『老師,快到了』等於半小時」。孩子走那麼久的時間來回學校,不管刮風下雨,不管天熱天冷,不管路況如何心微微痛了起來



(恬恬攝)

沿途的風景美得難以形容,我只能一直重覆「好美好美」,眼前的產田和大山,感動得想掉淚,我就身在這兒,這美麗的地方。

我和阿舅一組拜訪建庭家,建庭媽媽講的是西寧話,我們完全聽不懂還得仰賴孩子翻譯;一踏入建庭家,每件事都好奇妙,建庭媽媽忙進忙出開始桿麵糰做飯、小明和延芳熟門熟路地幫忙都不用大人喊叫,我和阿舅驚奇地互相說「好純樸的村子,好像來到了桃花源」、我們兩人觀察建庭家的擺設,該有的電器似乎也都有,覺得建庭家似乎還過得去。建庭媽媽先端出了饃饃當開胃糧、後有炒土豆絲又有一大碗麵和湯,撐死了我
貼心的地延芳跟我說吃不完沒關係,害我不好意思多扒幾口,這些全都是一個家庭好客及尊師重道的心意。

離開建庭家天候轉冷,我穿起了羽絨外套,看著身旁的延芳只有一件薄薄的長袖外套,「芳,妳冷不冷」我問。「不會的老師,我們習慣了」這句話讓我鼻頭酸了酸,差點想不穿羽絨外套算了,想陪她體驗她的"
習慣"

去延芳家時更有趣,遠遠就看到村口幾個人排列站著,延芳說是村人,大家都沒看過台灣人,哈哈哈,我和阿舅走到他們面前,村人一臉不知害羞還是好奇,我對他們笑了笑,阿舅還大聲地說「大家好,我們是台灣來的,跟你們長得一樣哦」,被大陣仗列隊歡迎的感覺好奇妙哦。

延芳家超級九彎十八拐的,去時偷偷記了路,結果一踏出大門,完、全、沒、用!每個路口每間房子真得長得一模一樣哩。



延芳媽媽姐姐更熱情,饃饃、奶茶、菜一樣不少,要不是我們竭力解釋真得不用桿麵做飯,後面絕對有一大堆的食物。看著客廳擺設好像還
OK,但一細問家裡經濟狀況才知,我們所看到的都是父親一人去城外打工掙來的血汗錢,而父親已經很久沒回家了,只有年節才回家,加上母親胃疼得厲害不敢去醫院檢查治病,「可是您沒治病怎麼維持家裡呢」「沒啥關係的,省著點過,我這胃疼一疼沒礙事,去看病花錢」可是延芳說媽媽一胃痛起來,常常得在地上疼得打滾,我們猜可能操勞過度且潰瘍了,我不敢再問下去再看向家裡的硬體,突然覺得要不是我們走這一遭,也不會發現孩子的父母從事如此危險又難團圓的工作,我深刻體悟了『眼見不為憑』。

我們以為有電視有冰箱代表家裡過得去,才知那些在當地其實很便宜,完全不能算是財力象徵;我們以為九年義務教育本該人人上學,才知許多孩子因為家裡沒錢必需輟學去打零工掙錢;家訪途中看延芳在路上一直和村人打招呼,有幾個女孩和延芳差不多
年紀,她說那些原本是同學,但現在不上學了得回家幫忙;而在龍灘,這樣的情形愈來愈多

出發前很多人問我去龍灘的目的是什麼,我那時只會搬出永祥哥的話「讓孩子對上學有興趣,降低輟學率」,而在知道愈來愈多孩子的事後,那句話多了點使命感,之後的課程設計,每一班老師們必想盡方
法讓他們樂在學習,讓他們知道「想走出去,讀書吧,孩子」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irasolri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